前排提醒:这不是一篇技术向文章,以及以我的文学能力当然写不出什么感人肺腑的文章,总之就是随便写写玩的啦,但是如果你能停下脚步倾听我的故事那么谢谢你啦

ちょっとだけお付き合い願います
请你空出一些时间听一听
ちょっとだけ後ろ向きなこの歌
这首稍微有些消极的歌曲
鏡に映る昨日の僕は
镜子中映出的昨天的我
今日の僕にとてもよく似ていて
和今天的自己相似得不得了

——DECO*27 むかしむかしのきょうのぼく

缘起

小学的时候,我属于是“三分钟热度”人群的典型,学过钢琴、练过书法、尝试过游泳还拿了个市级银牌不过都没有坚持下来就是啦

直到某一次,我在青少年宫报名的时候看见了机器人兴趣班

没有一个少年能够阻挡一个由一堆积木所构建而成的、能够摆出千姿万态的机器吸引力,再加这个东西在家长眼中属于“高科技领域”,我成功获得了家长的同意报名了这个兴趣班。

我的学习进度很快,初级班上完毕后便跳过了中级班直接报名了高级班。而青少年宫的资源有限,一个班20个左右的学生只有不到10台电脑,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通常需要2人甚至3人一组。同时我们当时所用的机器人是乐高的MINDSTORMS EV3,甚至机器的数量居然要比电脑还少,记忆中只有不到5台(神秘资源分配

EV3_Mindstorms.png

这么个东西,最大的带有表情的那个是这个机器的可编程主机brick,带有4个输入和4个输出接口,那两个看起来像手的是它的传感器

于是我们的教学计划就变成了EV3和Scratch两个并行,在讲完当堂课的要点后,有时间的就去调试EV3,没有轮到的组就完善自己的EV3程序或者去学Scratch。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为了让我在课堂上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我的父母决定为我购入一台笔记本电脑。

在那个内存价格赛金子,固态贵上天的时候,我的母亲购入这台配置为i5-7200U 8+256G的定位为商务本惠的普246 G6居然花了7000,而这样一台不是金子更胜金价的商务本有着超高质量1366x768分辨率720P瞎眼灰屏,还有着8GB单条的海量单通道内存,只能说那时候的的OEM厂家是真不做人,唯一做人的就是这台笔记本有个还算说过得去的AMD Radeon R5 M520独显。

wtfhpG246.webp

你看看同类型的机型配置都什么卧龙凤雏

我的故事,便从这台笔记本开始。

梦行

笔记本到手的前两年,并没有在我的手上发出多大的光与热,我仅仅是在每个周末按部就班的拿着ta去上兴趣班,在上课完毕回来的1个小时内再偷偷的借着“练习”的接口在minecraft和undertale的世界里偷偷的娱乐一下罢了。这之后,这台笔记本会被锁入我们家中的保险箱中,像一件珍宝一样遥不可及。每个周末最开心的事便是在完成了补习班的作业以后看着母亲前往自己的房间锁上门,此时我会站在门外,竖直了耳朵听着保险箱密码的输入声和随之而来的“咔”声,一个黑色的手提电脑包便被交到了我的手中。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也许是天赋的促使,也许是少年难以压抑的好奇心,我开始自然而然的关注科技圈的内容。当时间来到初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观看何同学的视频的时候了解到一款名为pebble的墨水屏智能手臂,最终我的父母在我的死缠烂打和期中考校排前100下用450元给我买下了一块Pebble Time,在拥有这款手表的1个星期后,我便探索完了所有功能。

一个想法在我的脑中出现:我能不能给这块手表自己开发一款表盘?

我迅速前往rebble的官网查看开发指南,虽然是全英文的网站,可借着浏览器的翻译功能,这没能阻挡我探索的脚步。当时,rebble所提供的SDK并没有提供Windows版本,Windows的SDK那一栏一直是coming s∞n。

pebblesdk.webp

而正好,Bilibili的科技视频又在向我推荐一款“比windows流畅的系统”——Linux,我便在这样的巧合之下被“传了教”,跟随着教程一步一步的安装了我的第一个Linux系统——Deepin。尽管关于分区、引导、UEFI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会跟着教程在Windows磁盘管理里划分出一块空间,刻录镜像,在BIOS里把U盘启动调到第一位,然后在每一个尝试的发行版选择“与Windows共存”而已EFI:活爹你就安吧

wtfefi.webp

在尝试了不同的发行版后,我最终选择了Ubuntu 20.04LTS。原因无他,deepin和她的女儿UOSbug太多了。刚刚接触Linux的我什么都不懂,遇到需要FlashPlayer的网站,在我下载了FlashPlayer的liber库以后却发现在没有权限在桌面环境将文件拷贝到FireFox所在的路径中。可好奇心驱使着我不断搜索教程,明白了Windows和GNU/Linux的不同,知道了Linux下的终端,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命令……

在成功折腾出Pebble的SDK以后,我自学了C语言因为java我看不懂,使用C语言创建了我的第一个简陋的表盘其实是复制粘贴根本不算自己写的,按照教程发送到了我的手表上。效果和这个教程差不多,只不过我简单的加了一点条纹装饰而已

useCcreatewatchface.webp

这样的折腾经历使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能不能创建一个博客,把我的心得写上去,以防自己之后忘记又要去看晦涩难懂英文网站?

实践迅速转化为行动,我跟着教程下载了Wordpress的tar包,配置了MySQL数据库,在几天的折腾下,我成功在自己的笔记本下部署了Wordpress,并在上面写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梦落

现实不是剧本,屠龙的勇士从未曾存在。

梦起于星,也殒于其中。这台笔记本的品控并不算良好,在记忆里,其搭载的固态掉盘问题十分严重,仅在记忆里出现的次数便不下3次。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是拆机更换固态或者送去维修的吹毛瑕疵之事,不过就是再对HP的品控问题骂上两句就是了。可若是视角转向大人——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将这台笔记本折磨到无法开机,耽误学习,然后又要将笔记本送去维修——即便仍在保修期内。

一切的一切,终于那个模糊的下午。

记忆中,我仍在Ubuntu上折腾着刚搭建的博客,此后不久,我便被我的母亲叫了出去做核酸——在那个疫情肆虐的时候,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离家里不到500m便是一个核酸点,稍有不同的是,我们这一次没有前往那个核酸点,而是借着“人满为患”的理由前往了一个距离大约2km左右的一个核酸点进行样本采集,最终,本只需大约20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用了大约一倍的时间才返回家中。返回家中后,原来放在桌上的笔记本电脑消失了,只剩一个关闭电源的、孤零零的排插迎接着我。问我的母亲,得到的回答是“借给你的姐姐用了”。但由于我和我的姐姐关系不佳,我便没有多问。

1小时、1天、1星期,我再没看到过这台笔记本的身影。这个理由骗得了一时,却也欺骗了我的信任——但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只不过是一个连手机都没有,又因为母亲把我的“叛逆故事”讲到初中班主任那里被老师和父母”公正判刑“的坏孩子而已。

一切的一切,止于了操作系统最后记录的日期——2021.07.09

lasttime.jpg

最后一条执行的命令是

cd usr/lib/firefox

序章的故事,便告一段落了